FUN乐天使官方网站

文旅大咖说|孙若风:在裂变与融合中创新公共文化

发布时间:2024-09-13 06:30:31|出处:天堂乐fun88官网

  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原《中国文化报》总编辑、文化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现任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出版社顾问。

  关于这个题目,我从事业与产业、文化与旅游、、城市与乡村、居民与游客、艺术与技术、在地与在线六个方面谈一些观察与思考。

  1、经过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形成两大分野。计划经济时期,文化建设中工作由政府一家负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花开两朵、水分两支,能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形成文化产业,市场失灵但是关涉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权益、国家文化安全、文化遗产保护等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由此形成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两大分野。经过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初步构建起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崛起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向而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划分之初就相互呼应,特别是来自公共文化服务的刚性需求,给了早期文化产业关键性支撑。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又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一些地方相继开展的“文化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尝试兼顾事业与产业两个方面。星罗棋布的文旅产业与网格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合力嵌入中国社会,成为充满活力的城乡肌理。

  4、文化事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特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这些产业和行业在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同时,开始面向居民和游客提供“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书房”等公共服务。良好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城乡文化和城乡文明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为文旅产业和相关产业营造了氛围。

  1、文旅融合彰显公共服务本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直接动因是文化产业旅游业两个产业需要通过融合,实现体制机制创新,解放生产力,同时带来文化与旅游两方面公共服务的兼容。在文旅融合之初,智慧旅游把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以及文化中心、非遗传习中心等纳入服务平台,一些公共文化单位也相继加入从国家到地方的“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县级地方图书馆将图书和读书活动延伸到景区、度假区、景点,解决了基层图书流通、管理的难题。

  2、文旅融合扩大公共服务平台。事业与产业、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所发生了效应是,无论是在产业还是在公共服务上,都明显扩大了行业规模,改善了行业结构,提升了发展质量。全域旅游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互呼应,在智慧旅游平台上,有安全、交通、环保、工商等众多部门参与。文化和旅游进入越来越多的产业、行业,呈现文旅的社会化趋势,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学文旅、军文旅方兴未艾。相关行业不只是产业加入,公共服务也是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各个行业的博物馆、图书馆成为行业公共文化服务新生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通了城市通往乡村景区、度假区、景点和民宿的公交车,除节假日和黄金周这些旅游高峰时段,市民可以享受公共交通的服务,体现了旅游惠民的方向。目前有的地方只是开通了离市区较近的区,未能深及较远的县。从公共服务“一视同仁”的要求出发,我们期待打通“最后一公里”。

  3、文旅融合促进产业与事业的转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变动不居,始终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展开,不同的国情不同的阶段有不同表现,一度被视为奢侈品的旅游,是目前最具大众性和普及性的审美活动,兼具艺术化与生活特征,与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艺术活动相比,社会参与面更广,群众需求更旺盛,在全域化、全程化和全民化的旅游大势下,旅游业应该坚持产业主导的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在市场中才能做大做强,“抱在怀里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在此前提下,可能会有更多方面成为政府的自觉担当。包括三亚在内的一些地方景区、景点免费开放,体现了旅游产业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转化趋势。

  1、城乡关系之变。传统中国是乡土中国,中国文化在城乡互动中发展,从孔子“礼失而寻诸野”,到文学艺术“生于民间死于庙堂”,都是城市面向社会底层特别是乡村。在家国一体语境下,祠堂与朝堂构成了当时的公共空间。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与传统乡村同步跌落,今天又同步振兴。

  2、送、种、求、兴的公共文化演进。改革开放以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经历从送文化(由送戏下乡进而发展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到种文化(“送文化”要留下带不走的文化)、求文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在乡村)、兴文化(乡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纳入《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3、前店后厂、前沿后方、前呼后应的城乡联动格局。城市与乡村功能不同,在文化传承发展上的作用也有区分。生产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千百年来,城市始终占有中心位置和先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传统优势,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和乡村振兴中发生的文旅产业和公共文化变化,形成新的城乡文化互补、互动。

  4、城乡共同发展“在地文化”。在地文化是城乡共同创造与守护的文化,通常以当地乡土为底色。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在中国出现同框,公共文化为在地文化植入提供了机遇。

  4、做好“土特产”文章。乡村振兴的战场不只在乡村,应该延伸到城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做好乡村产业“土特产”文章,而保留产品的土味、彰显特色、做强产业链,公共文化大有可为。

  1、公共文化以大众共创共享为特征。从民间对歌到文人唱和,到拉歌、邀舞,互动是群众文化基本形式。数字时代,为互动提供了极大便利,调动了大众参与热情。互动是居民与游客产生共鸣、共情的重要途径。居民与游客主客体联动是一个时期以来在文旅产业方面出现的新趋势,比如民宿,实际上是主人与客人在特定场景里演的一台戏,前些年出现红火一时现在仍在探索的共筹,虽然问题很多,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筹钱,而且筹力、筹智,显然是把握了欣赏者、消费者提前介入创作过程的这个主客共享的新需求。数字时代增强创作生产的开放性。数字化平台改变了从创造到接受的线性过程,即“缀文者情动而言形,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欣赏者、消费者提前进入创造环节,与创造者共创共享,文化产品在互动中形成。创作生产者开放性带来生产、享有过程开放性。

  2、 发挥事业与产业两手让市民与游客共同成为创建者与受益者。建设美丽城市与美好乡村,处处可业、可居、可游。发展城乡文旅,可以发挥育民、乐民、富民的作用。城乡文旅工程一般都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消费者购买与城市品牌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是用自掏腰包的方式为“在地文化”点赞、为作为城乡文化名片的市民村民喝彩。

  3、城乡公共文化活动成为居民与游客的共同舞台。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所成为游客新的“旅游吸引物”,居民与游客在文体康旅等相关设施同乐同享。一些景区景点向居民局部开放或全面开放,有的地方文旅主管主管部门将将游客特别是旅居客人纳入有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目前在一些景区景景点仍然存在与居民经利益上的冲突,在想方设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同时,应考虑通过公共服务密切与居民的关系,居民的“脸色”才是最重要的景色。

  1、我们正迎来崭新的数艺时代。文化与科技从来密不可分,艺术与技术发端于兼具娱乐与学习技能的游戏。历史上的很多科技发明或者是产生于文化艺术领域,或者是很快应用于文化艺术领域并在这里得到孵化后反哺社会。今中国正处于文化与科技两个的交汇处,而且数字技术作为信息记录、储存、传播手段,是一种科技创新,更是一种文化创新,这种技术与文化的亲缘性决定了文化艺术领域总是对数字技术的新进展做出最快反应,并且发挥了社会窗口作用。IP由互联网术语衍生出文创术语,是数字化与艺术化融合的缩影。数字技术与艺术融合后形成类似于“跨界联名款效应”,创造从未有过的数艺时代。

  2、公共文化在数艺时代的机遇。公共文化在文化艺术领域最早对数字化做出反应,全国信息化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不仅开创了文化数字化先河,也创造了文化部门通过项目滚动推动文化工作的范例。加强数字化力度是一个时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中之重。乡村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数字化方面总体上不如城市,但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全有可能实现对城市的局中反超。

  3、公共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人文担当。数字技术与历史上很多科技一样是双刃剑,要防止“信息茧房”和“元宇宙陷阱”。作为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有责任通过数艺结合,发挥人文引领、法律规范、标准协同的示范作用。

  六、在地与在线、公共文化在文化领域率先实现在地与在线的突破。几年前工信部装备司负责人参加在马鞍山举办的全国文化馆年会,文化馆系统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通市、县、镇(乡)服务,并且把公共服务触须深扎进乡村,突破了多年来文化馆实现总分馆制的瓶颈,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年来,这些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越得心应手。

  2、数字技术扩大公共文化腾挪空间。数字技术突破空间、现实的限制,实现线下与线上、虚境与实境、现实与虚拟的互动、互补、互生,在很多场景中,传统的主客场地位出现反转,疆域趋于交叉、重叠和模糊。主客场互动改变了中心与边缘、主要与次要的格局,众多行业和产业卷入其中,调动传统“局外力量”介入的积极性。近年来几乎所有城市或乡村品牌,都与这种主客场联动相关

  3、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文化宣传、运营、管理水平。公共文化服务各个环节由线下延伸到线上,在场体验与在线交易形成互动。利用数字技术丰富服务与管理手段,提升效率,纠正与改进也更科学、精准、便利、快速,有利于形成居民、游客和相关政府、社团、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要形成与数字时代相应的公共文化运营方式和思式,比如,让网红与品牌彼此成就,让流量与留量相互推拥,让社区与社群相互引导,让空间到时间相互拓展。

  4、在填平数字鸿沟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目前在数字化进程中存在事业与产业、城市与乡村、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从世界来看,也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距离。第一轮新技术出现,总会带来新的鸿沟。近代以来众多新技术都让公共服务成为最终的受益者,比如交通、电讯等等,互联网与数字技术表现得更加突出,转化为公益的速度几乎与摩尔定律同步。我们应将这一过程由自发转为自觉。